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朱敬一:台灣所得分配惡化 隱藏不了

朱敬一:台灣所得分配惡化 隱藏不了

關鍵字: 
行政院主計總處常用的衡量所得分配不均的指標有兩個,其一是「五等分層級所得比」,意即台灣所得最高20%家庭的平均所得,與最低所得20%家庭平均所得的比。當然,這個比值越大,表示所得分配越不公平。過去五十年台灣的數據,我們列在附圖中。
另一個常用的指標是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它的文字意義不容易講清楚,但是代表某種「最高所得20%者拿走其他較低所得80%者的加權平均」。當然,吉尼係數越高也表示所得分配越不公平。過去五十年數據,我們也列在同一圖中。
這兩種數據如果是跨國比較沒有什麼問題,例如2011年,台灣的吉尼係數是0.342,而新加坡是0.473、香港是0.537,顯然表示新、港二地所得分配較台灣不公平。但是我們若是看一國自己不均度指標的時間數列(如圖所示),則通常跨年之間數字變化極小,例如台灣在2010與2011年間,吉尼係數完全沒變,而層級所得比下降0.02,幅度僅有千分之三,幾乎沒有意義。
但是台灣過去十幾年的所得分配,真的如下圖「幾乎沒有變化」嗎?恐怕不然。如媒體報導所述,太陽花學運五十萬人上街背後隱藏著社會對所得分配益趨不公的不滿,那麼圖中平緩而無變化的兩組數據,就相當失真了。
要細看一國所得分配時間數列的變化,一個辦法就是將所得做更細的切分,例如切為十等分、廿等分、甚至一百等分。在概念上,這是有道理的。五等分切割所得最高20%的切分點在近年是家庭年收入180萬台幣以上,這表示夫妻每月各賺8萬的受薪家庭,會與郭台銘、魏應充等超級大富歸入同一級而不做區分。如此,若是薪水凍漲但郭魏等富豪大賺錢,則五等分層級所得比與吉尼係數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樣的數據當然是不合理的。
我在另一圖中呈現將台灣財稅資料中心所得資料廿等分的14年數據,結果是觸目驚心。雖然財稅資料中心與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有些技術屬性的差異,但是如前所述,這些資料做時間數列分析,是絕對有意義的。如圖所示,台灣廿等分層級所得比在過去14年由32倍多暴增到96倍多;這大概與許多人心裡的感覺若合符節。
令人遺憾的是,財政部一度決定不再公布十等分與廿等分的所得分配統計,引起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與媒體記者嚴厲批評。財政部表面的理由是要與國際接軌,但外界怎麼都不相信,因為跨國比較是橫斷面、時間數列是縱斷面,兩者沒道理要有所搭配。還好財政部後來改變決定,如果政府官員不公布數據是為了要隱藏一些真相,那真是很丟人的。
◆ 歷年貧富差距變化表

管中閔獻策 提兩個反對

管中閔獻策 提兩個反對 2015-06-21 02:49:26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如何提振台灣出口,各界傷透腦筋,但台大財金系特聘教授管中閔提出「兩個反對」,反對「以投資帶動貿易」的出口模式,也反對政府再出資扶植新一代明星產業。他認為,救出口惟能靠千軍萬馬的中堅企業。 經濟部日前「放出三隻帶路雞」,啟動投資帶動出口、以整體解決方案帶動出口、並搭配出口拓銷政策。例如正與印尼、印度政府接洽,劃出一塊台商投資專區。 但管中閔認為,靠投資帶動貿易無法永久持續,因台灣經濟已不像當年,無法持續從台灣口袋掏錢去東南亞投資,進而帶動貿易。台灣必須在國際供應鏈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台灣和大陸的水平競爭力。 事實上,經濟部投審會也觀察到,台商複製「三角貿易模式」從大陸移轉到第三地的策略並不成功。 投審會執秘張銘斌指出,台灣投資東南亞雖在2012年出現一波小高峰,但礙於東南亞國家法規不完善、罷工排華事件頻傳,加上國際市場需求並未快速擴增,投資移轉東南亞並不如外界想像熱絡。